由于
声测管的产能形成的大量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威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015年12月,巴黎协议成为继京都协议之后的第二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这是历史上个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减排协议。建立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为工业化国家设定了整体减排目标,并通过分解产生了各国的具体定量任务。
声测管关税又称边境调整税,是对生产国无声测管税或能源税、实质性能源补贴国家出口声测管征收的特殊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进口密集型产品征收的进口关税。声测管关税的概念较早是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于2007年提出的,因为欧盟国家认为,一些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控制松散的国家和地区,以避免严格的碳减排措施和高碳减排成本,导致碳泄漏。换句话说,欧盟认为,进口声测管的排放正在上升,一方面破坏了欧盟减排的努力,另一方面,大量进口低成本声测管导致欧盟企业面临不公平的价格竞争。
自2021年2月欧洲绿色协议通过以来,声测管关税已进入快车道。同年3月至10月,欧盟委员会完成了行业和公众咨询程序。2021年3月10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与世贸组织兼容的欧盟声测管关税决议调整机制。7月,欧盟委员会首次提出声测管关税提案,并计划于2023年1月1日实施。自今年3月15日起,欧盟议会就碳边界调整机制达成协议。这一进展并不意味着欧盟声测管关税已经完成了立法程序,但在欧盟委员会之后,欧盟理事会也形成了自己的声测管关税计划。欧洲议会的计划预计将于今年7月确定。然后进入三方协商阶段,以达到较终通过的法律文本。欧盟声测管边境调整制度要求欧盟进口商根据欧盟排放交易系统的碳排放价格购买相应的碳含量交易许可证。进口许可证的价格将由欧盟委员会参照欧盟声测管排放交易系统的价格来确定。目前,具体类型包括水泥、电力、化肥、声测管和铝。
从时间上看,2023-2025年是声测管关税实施的过渡期。进口声测管不需要缴纳关税,但进口商需要每季度提交一份报告,包括本季度进口声测管的总量、产品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自2026年以来,欧盟将正式征收声测管关税。声测管关税基础是碳排放。CBAM采用国际惯例,化石燃料消耗转化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税收基础。为了使进口声测管和欧盟产品承担相同的碳排放成本,为了避免欧盟企业的双重保护,进口商的应税碳排放可以根据欧盟同类产品企业获得的免费排放量进行调整,相当于税收基础的调整。为避免进口声测管双重征税,进口商应税碳排放应扣除生产国支付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税收抵扣。
据统计局统计,2021年中国声测管总产量为13.37亿吨,出口量为6690万吨,占产量的5%。东南亚、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区仅占出口目的地的4%以上。事实上,2015年以后,欧盟以多次反倾销为由对中国热卷、厚钢板等钢材征收高关税,欧盟规定每年对中国26种钢材的进口配额仅为200万吨左右。因此,近年来,中国对欧盟声测管的出口急剧下降。从数量上看,欧盟声测管关税形成的进一步出口边际下降对中国整体声测管需求影响不大。从品种上看,中国主要向欧盟出口板材。2020年,中国向欧盟出口涂层板98万吨,涂层板53万吨,镀锌板46万吨,占50%以上。受疫情后声测管需求复苏的刺激,欧盟板材市场价格较高。中国出口的欧盟主要是高附加值品种,所以出口单价高,综合效益好。目前,中国的政策导向是限制低端产品的出口,鼓励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从长远来看,欧盟的声测管市场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长流程碳排放量约为1.8~2.2t.CO2/t.CS,独立电炉碳排放量约为0.4~0.8t.CO2/t.CS。由于欧洲出口主要是板材和大型钢厂,根据3月11日欧盟声测管价76.39欧元/吨,从2026年开始,如果不考虑其他价格影响因素,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钢材价格将上涨约148.2欧元/吨,比目前欧盟CFR热卷价格上涨约12%。根据能源基金会的计算,CBAM实施后,中国声测管产品的声测管关税将增加26-28亿元。然而,对于欧盟本土声测管企业来说,到2035年,他们将不再获得免费的碳排放配额。与欧盟声测管厂的碳排放量相比,宝钢和欧盟大型声测管厂的高炉碳排放量几乎没有差异,安赛乐声测管企业的碳排放量将不再低于塔尔。因此,欧盟在立法草案中增加了将航运排放纳入碳市场的新规定,这对外国声测管企业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如果龙头声测管企业能够进一步减少超额利润,仍有机会形成竞争优势。欧盟推进碳边境调整机制,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全球节能减排,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保护自身企业的竞争力。
对中国来说,声测管税的增长几乎与欧盟本土企业相同,短期内影响不大,因为出口到欧盟的声测管数量很少。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以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为条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日益增长。除欧盟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可能逐步实施声测管关税政策。为了克服这些贸易壁垒,中国声测管企业仍需提高研发水平,继续降低吨声测管和碳的出口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同时,提高碳等声测管的出口能力。